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师范大学最美的名片——“学在师大”

党委宣传部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5-25


“95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95年矢志不渝、自强不息,学校形成了‘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正学、倡和、出新’的校风,‘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学风,熔铸了‘崇文明道、尚诚守德、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这是全体师大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困难、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5月12日,在河南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上,该校党委书记赵国祥回顾了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重温了学校“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提出建设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


百年师大:精育良才教育报国



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理科,历经省立中州大学理科、河南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河南大学理学院,1953年与平原师范学院合并,改称河南师范学院二院。1956年,更名为新乡师范学院。师大的先辈们以数理化生4个系为根基,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优秀人才,在全国树立了新乡师范学院的响亮名号。


1978年,时任院长李俊甫教授和卢锦梭教授恢复了溶液化学研究室。1983年,该实验室成为河南省高校第一个接受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单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姚从工、周希澄和张嘉宝、丁成杰4位教师获得了三项全国科学大会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后,学校迈入了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1985年,河南师大生物系石惠恩副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化学学院渠桂荣教授、原校长王健吉教授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河南师大被教育部确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1年获批全国文明单位。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2015年成为全省第三所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全省第二所国家“111计划”高校。2018年年初,学校一次性获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在师大:教学优良学风淳朴


最近,“河南师大一个学院8个宿舍全部保研考研成功”的新闻被多家媒体报道,再次吸引了人们关注这所以“学在师大”出名的高校。


除了学风好,教学技能高也是我校的特色。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最高级别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河南师大连续六届在此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团体成绩连续五届在参赛的全国45所师范大学中位列前三名,选手累计获奖比例位居全国第一名,并且获得第七届大赛项最高奖——创新奖。



不仅本科教学水平高,我校研究生教育也十分突出。2012年,学校首届博士毕业生常钦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实现了河南省该项荣誉的零突破。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学校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和办学性价比均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在河南省前三名


2018年4月27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下发了文件,河南师大成功入选“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标志着我校中小学校长培训和培养工作跨上了更高平台。


除教师教育培养成果显著外,河南师大建立了实践教学新体系,切实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04年以来,我校杨平、郑嵩岳、邵恒熠3名本科生先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4年,河南师大学生创新团队核苷绿色合成研究团队被评为全国百名“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017年,河南师大学生彭昭杰获得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学校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艺术类三大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三大奖的唯一高校。



早在2008年,河南师大即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实施该计划的120所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河南师大连续八届共有14项项目入选由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成为河南省入选项目最多的高校。



学科建设:以点带面成效显著


“2017年,我校获得8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点增量全国高校并列第4位、河南省第2位。成绩喜人,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的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谈起河南师范大学学位点建设工作时,校长常俊标说。


今年2月份,在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立项建设中,河南师范大学28个一级学科被确定为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5年,河南师大“化学”“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特色学科群”入选省级A类优势特色学科。2017年,在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中期考核评估中两个学科均获得优秀。


依托化学优势学科,河南师大“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学校成为河南省第二所入选国家“111计划”的高校,实现了国家级创新引智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这成为学科国际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以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为主要支撑,在2017全球自然指数综合排名中,河南师大居省内高校第2位全国高校第51位亚太地区高校第110位。同年,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持续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保持全省高校第2位


2018年4月,河南师大与来自哈佛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多位人才签约,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学校有双聘院士7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创新药物及医药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立项建设;2013年,“绿色能源材料”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2018年列入教育部滚动支持计划,标志着学校国家级创新团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科研发力:创新驱动特色引领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和《2018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评审结果》,今年我校共有20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5项,青年项目3项,获得经费资助430万元,立项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55位,全国排名较去年上升23名,全国地方高师学校排名第9位,稳居河南省高校第3位。立项数量和资助额度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2016年8月,该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刘玉芳教授主持的“低温光谱发射率测量实验装置”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项目执行期五年,直接经费735.99万元,实现了我省在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上零的突破。


2017年12月,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常俊标教授作为发明人授权的发明专利在全国1554项参评专利中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位居获得专利金奖20项第一名



2018年1月8日,以校长常俊标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植物油菜素内酯等受体激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今年4月份,世界公认四大名刊之一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取得的七篇原创性研究成果,河南师大教师王万同参与其中并作出重大贡献


近年来,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取得跨越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学校共建有省厅级以上科研平台6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8个,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3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牵头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平台建设为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出高水平成果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保持和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优势。9年来,以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共发表SCI、EI源期刊论文3802篇。多项理论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Science、Nature、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和《德国应用化学》等国际著名顶尖期刊。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近9年,学校主持承担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际科技进步奖、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1项,获得授权专利1152件;发表SCI、C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595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05部;2名学者多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和英国皇家化学会“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ESI高被引论文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65位、河南省高校前列



服务地方:活水涌流协作共赢


5月16日下午,新乡市大健康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成果分享交流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作为中心牵头高校,河南师范大学创新药物、绿色药材、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旅游、健康文化、健康养老等6个分中心发布并分享了研发成果。


2007年,渠桂荣教授主持完成的“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成果在新乡拓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解决了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打破了日本对国际核苷市场的垄断,结束了我国核苷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并出口到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地。


此外,李伟教授与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利塞膦酸钠、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以及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等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河南师范大学还与三生药业合作开发了年产千吨强力霉素项目。


河南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研发团队实现了以镍氢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为代表的原创性研发成果产业化。杨书廷教授带领的团队成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的“新能源电池及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与智慧库。其中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在中科公司产业化后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第一个替代进口的产品,为中国锂电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为了将师大‘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更加深入地内化成为每一个师大人的行动自觉,在学校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中,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发展活力,书写师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说。



往期热文↘


来源 | 河南日报

编辑 | 张嘉祎 侯婉静 


- 微博:@河南师范大学 -

- 投稿邮箱:hnsddwxcb@163.com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